关注副产品:软件职业动力之源
不止一次的,我听到身边从事软件的朋友的抱怨:我已经从现在工作中无法获得成就感了;项目上的东西都会啦,有什么新的需求想法闭着眼睛也知道怎么实现;8小时期待完成的工作,6个小时就做完了;下班之后,工作上的事情也没什么好像的,似乎一切都顺水推舟那么轻松和容易。
一些不满足的程序员开始偷偷摸摸搞副业。学习新的语言,或者研究新的技术,自己设计一点小东西,乱七八糟的都来一点。从结果看来,居然还不错——工作没耽误,自己也能够与时俱进的与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技术世界保持同步。
我清楚的记得在公司的每一个项目。项目初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未知,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和了解:不同的业务领域,不同的技术体系等等。虽然难,但至少有张力驱使。这个阶段不长,很快,项目中边边角角的东西成为工作常态,工作本身变得不那么有趣起来。这时候,完成工作本身之后,研究相关的东西成为常态。很多有意思的东西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例如04年做的Buffalo, 就是在做某个商业智能产品过程中抽取出来的;InWritingRoom(Python, GAE)是在新加坡做的;ycl0(NodeJS)则是在去年做Rails项目做的。这些当然谈不上出色,甚至都谈不上“产品”,但是对于保持对软件的热情和兴趣,以及适当分散主职工作直接注意力都有莫大的好处。当然你也可以发现无数其他的例子,Rework这本书是37Signals在自己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Twitter Bootstrap则是自己做产品过程中的结晶;capybara则是一个很普通的商业公司在工作过程中的副产物。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是不是具备普遍的通用性,我尝试在自己的团队中进行这项尝试。在项目度过初始的混沌期后(一般是两到三个月),开始“不务正业”,例如让团队每周拿出2小时在一起来学习新的语言技术。我们做过用Scala/Javascript/Box2D的坦克大战,也“尝试”做过用Ruby/REST纯命令行的扑克牌游戏。无独有偶,当我将这些与别的公司朋友交流时,他的团队对此类活动也非常欢迎。没有数据证明这样做会带来多少的生产力损失或者能力提升,但直觉中,创造常规工作之外的共同挑战,对于自我的提升与团队凝聚力,都是有着明显的改善。
传统的管理者似乎妄图控制程序员的每一个脑细胞在工作时间、甚至工作时间之外为雇主做出贡献。最简单直接的做法是无休止的加班;或者相当饱和的工作量。殊不知,程序员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何况外力?另外,也见过一些传统的公司传统做法:将工作内容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例如“Find Bug Day”之类,能够激起一点兴趣,但长远看来,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反而能获得更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