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有用还不够
几乎所有的创业书上都写着,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迟早对别人也有用的。比如,豆瓣,是创始人想寻求一个书评影评的社交网站而开始的;比如Dropbox,是为了解决多台电脑之间的文件共享而产生的。
在这之前出于类似的想法,我做了许多小东西。比如细语微博,一个Mac下的微博客户端;比如backfield,一个极其轻量、基于迭代的项目管理工具,ycl0,一个分享链接与评论的社区,等等。这些小东西对我有用的,当然怀着副产品的想法,开始尝试将这些东西公开,期待能够有更大范围的反馈。
结果你大概也猜到了。细语微博有160左右的下载,日活跃用户0;在缺乏有效访问量几个月之后,backfield的服务器都关掉了;ycl0也在长期缺乏有效的访问之后,也关掉了。
初期的创业者,特别是有全职工作的,大约跟我一样有类似的经历。做出一些东西,自己觉得挺有用,然后就推向市场,结果市场的回报是冷淡的回应。看着FastCompany/TechCrunch/36氪报道的那些通过解决身边问题而成功的公司,觉得怎么就那么遥远。难道错了吗?
没有错。对自己有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做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希望对其他人也有用,代表着想要改善世界的美好想法。没有这最初始的激情,产品都不会产生。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我们认知的局限性,让我们没有办法移情到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体中。每天用着iPhone,Retina Mac, Chrome, VPN, Google, 自然无法体会那些用着特约机,神舟本,360浏览器,百度,4399的用户。如果你的目标用户不是那群人,很抱歉,基本上你距离大众市场还很远很远。当你想要追求小众市场,但本身又不泡任何论坛,没有在任何社交网络中留下痕迹,那么这个市场很可能只存在你的臆想中。
很久以前听说一个故事。一个女白领辞职在家附近开了一家餐馆。窗明几净,桌面干净,在一堆乌烟瘴气、卫生情况不明的餐馆中间鹤立鸡群。结果你大概也猜到了,她的饭馆食客的确如立于鸡群中的鹤一样稀少。
产品的雏形可能来自己自己最初的想法,一旦发布,它就不应该受到自己主观意志的改变——除非你像乔布斯一样,能够在好几年前就洞察到人们对简洁的科技之美的追求。我们中的大多数,受到自己成长、教育、生活环境的认知局限,只能接触到跟自己类似的人,也只愿意接触与自己类似的人。对于广泛的大众市场,却毫无感知能力。光说“对自己有用”是远远不够的,创业者还需要放下身段,与真正的用户去交谈,去体会他们的生活,打造不仅仅自己觉得爽,还对用户真正有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