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村子里有两个同龄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教导他们,要好好读书,成为栋梁之才,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童年轨迹基本相同,小学,初中,高中。作为农村孩子,他们学习之余必然还要干一些农活,艰苦的生活并未对这两个年轻人厚此薄彼。两个年轻人学习都不错,然而家庭境遇不同。高中过后一个早早的步入社会,另一个则进入了令人羡慕的大学。若干年过后,如果将他们自己的个人收入作为成功比较的标准的话,读者会如何揣测他们的结局?

一种比较时下的猜测是,现在的大学毫无意义。大多数大学生更多的是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完成自己的成人礼。至于找工作?几百块到几万块,做什么都可能,也不可能。而社会这所大学更能够锻炼人,高中毕业很不错了,韩寒高中都还没毕业呢!社会上什么经历都有,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

另外一种猜测是,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大学教育虽然扯淡,但好歹单纯,找个工作当敲门砖还是能砸出点痕迹的。极有可能的情况是社会上的那个小子经过若干年之后,变得世故油滑,要么爬不起来,要么庸碌一生。而大学生的未来显得更明朗一些。

相对中庸、没有观点但也不错的一种说法是:一切皆有可能。生命的轨迹并非由他的学历、经历划定,人的成长依赖更多的外部因素,他生活的范围、交往的朋友、自己对待事物的反应等等会综合决定成长速度。老实说这个中庸的观点某种程度上否定了教育的作用:既然周围的环境决定了自己的态度,那么中国教育所营造出来的量产模式,为何没有产生出等质量、量产的人才?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理论上被生活踩到泥泞中的人应当就此沉沦下去,结果却是,他们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驱动了他们的成长。目前没有数据表明是继承财富的富二代还是白手起家的穷孩子成长更快,但从正常的、大众的眼光看来,那些没有任何基础能够获得瞩目成长的人显得更令人钦佩。

那么,到底什么是成长?

成长不是虚长一岁又一岁。成长不是老师拿着课本你也拿着课本照着念。成长不是生活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成长不是做出生活需要你做的事情。饿了知道盛饭,渴了知道喝水,学习好当班干部,累了要睡觉。这都不是成长,这只是生物本性。

成长意味着建立对事物本质的看法。成长意味着挑战大多数的观点。成长意味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意味着行为模式除了满足自然以及道德需求之外,更多的来自忠于自己的内心。要想达到这一点,光有可见的社交圈是不够的,切身体会下的深刻的反思,激烈的跨越边界的讨论,追求真知不惧规则的勇气,才是加速成长的过程。

关于本文刚开始说到的那两个年轻人,他们获得了同样的成功。大学生并没有轻易的融入到“正常”的洪流中,混社会的也没有轻易的被污染。他们不断地拓展着生活圈,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成长,避免了大多数的诱惑和陷阱,如今,他们生活得都很好。